关于召开第三届中国科普研学论坛及相关征集活动的通知(第二轮)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20)》 和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精神,开发和整合科普研学资源,搭建科普研学共建共享平台,推动科普研学健康发展,经研究拟于2020年8月27-30日在上海市召开第三届中国科普研学论坛及相关活动。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单位
(一)主办单位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上海科技馆
(二)承办单位
科普研学联盟、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
(三)协办单位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杂志社、上海自然科技教育联盟、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更多协办单位征集中)
二、活动主题:科普创新与研学发展
本论坛以“国际化、前沿性、开放式”为理念,将围绕国内外科普研学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疫情防控环境下的研学安全问题,探讨科普创新和研学发展有效结合的机制。
三、参加单位及人员
科普研学联盟与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成员单位,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营地、中小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科普及教育相关单位,科普研学机构从业者及热心科普事业的相关人员。
本次活动将邀请科技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及科普研学专家到会指导。
四、活动内容
(一)科普研学论文征集(7月15日截止)
(二)科普研学圆桌峰会(8月27日下午)
(三)科普研学论坛(8月28日)
(四)科普研学人才培训班(8月27-30日)
(论文征集活动安排附后,科普研学论坛与人才培训班将另行发布报名通知。)
五、联系方式
会务咨询:021-68622000转5155(刘老师)或转5160(邓老师)
合作咨询:010-58431531/15313230582 刘老师
征集咨询:021-68543017,021-68543063 沈老师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上海科技馆
2020年7月1日 2020年7月1日
(一)论文征集范围
本次论文征集活动围绕论坛主题和各分论坛主题征稿,各主题可参考选题如下:
1、变革中的研学:挑战与机遇,包括研学实践的政策效应分析、研学相关理论、教育学内涵、课程模型、实施策略、评价体系等。
2、科普研学基地/营地建设,包括研学基地/营地基础能力建设、建设标准研究、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研学基地/营地管理等。
3、科普研学课程与线路设计,包括研学课程与路线开发理念、开发策略、资源利用、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
4、新技术、新理念在研学中的应用,包括研学旅行云平台建设、虚拟研学平台的应用、VR技术在研学实践中的应用等。
5、馆校合作与研学,包括馆校结合研学旅行新模式、馆校结合研学旅行实施机制、馆校结合研学课程开发等。
(二)论文征集要求
1、论文稿件采用标准word文档格式提交。
2、论文文稿字数:4000-5000字。
3、投稿论文经审核会择优编入《科普研学论文集》(《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0年增刊),同时将对论文进行评奖,论坛设优秀研学论文奖项(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奖论文将参加分论坛发言。
4、请于7月15日前向“《科学教育与博物馆》编辑中心”发送稿件,投稿入口http://sciedumuseum.chinajournal.net.cn,来稿必须注明“科普研学论坛征文-论文题目”字样。
5、稿件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一经发现将取消参会资格。
(三)论文征集格式要求
1、中文字体为五号宋体,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
2、文章标题(第一行):中、英文,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3、作者姓名(第二行)、工作单位(第三行):中、英文;
4、摘要:中、英文,300字以内;
5、关键词:中、英文,3-5个,以分号相隔;
6、正文文字:4000-5000字;
7、图表:使用图、表应简洁明了,在正文中明确安插图、表的位置并以电子文档形式另附;
8、参考文献:请依据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按文献出版先后次序附于文后;
9、文后需附上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现供职单位全称和职称、学历、研究方向,以及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箱、联系电话。
(四)联系方式
投稿联系人:上海《科学教育与博物馆》杂志社 沈敏
电子邮箱:sciedumuseum@sina.com
联系电话:021-68543017,021-68543063(周二至周六8:30—17:30)